近日,中国之声播出了江西赣州寻乌“行政审批与计生工作”挂钩的报道播出之后,寻乌县已给中国之声发来答复函,表示将立即叫停报道中提出的问题。而记者在询问当地公安局时,官方回应称:“全市都这样”。(人民网6月18日)
中国之声播出了我国多地存在孩子落户口和结扎证相捆绑的报道后,许多听众也反映其户籍所在地存在类似情况,而当地公安局也称全市都是这样,这种捆绑执法的范围被不断扩大。
事实上,这样的捆绑执法也不局限于计生这一块,小到落户等便民事项,大到惠民补贴发放,在部分地方都与干部的“业绩”挂了钩,反正群众要是没有对干部的工作支持到底,干部也懒得为群众服好务。在个别地方,新生儿落户、入学与计生工作打捆,惠民补贴与各项集资款、罚款捆绑,这样的硬性绑架,让惠民政策不惠民,便民服务不便民,反而成为了干部倒逼群众的工具。
但干部似乎并不这么看,上级领导只要结果不要过程,一旦完不成,要么基层干部自己掏腰包垫付,要么在考核上永远“欠账”甚至直接下课,这些全部压在基层干部身上,在“被逼无奈”下不得已而为之,甚至还有干部将这种捆绑执法当作等价交换,全然不觉自身行为的过错。
但村干部的委屈并没有博得公众的同情,怎可因完成工作就损害了群众的利益,这样的捆绑执法藐视群众意愿,侵犯群众权力,也违背了党的执政为民的大原则,这样的解释不过是干部的变相撒娇。
干部的解释中完全没有群众的立场,有的都是工作和自己,这就透视出了干部执政的根本,是在为上级交差,是怕影响了自己的前途。诚如计生绑架、各种摊派指标,“满分”的得利者并不仅是基层干部,上级领导也挣了不少表现。在这种走偏了的政绩观下,群众是为基层干部服务的,基层干部是为上级领导服务的,如此角色颠倒,还谈何为民服务?
诚然,权力约束机制的薄弱使干部有了胡来的资本,但干部政绩观的偏差才是基层捆绑执法的根本,若没有将政绩观念纠正过来,没有将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起来,那即使权力之笼扎得再紧,也能被有心者找出缝来。
作者:陈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