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网评 > 正文

倒卖个人信息的银行“内鬼”得治2015-01-13 16:14:10 | 来源: | 查看: | 评论:0

  银行卡个人信息在网上随意倒卖?针对这样的报道,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个人信息根据“质量”的不同每条价格从2分钱到1角钱不等,倒卖信息现象严重。对此,有银行人士也告诉新京报记者,如果在银行有一定权限,个人信息几乎是透明的,对于这种“内鬼”并没有太多的办法,基本上靠道德约束。(新京报)

  虽然我们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是个人信息“裸奔”却不是我们的“特殊爱好”!个人的信息是每个人的隐私,是每个人受法律保护的正当权益。不经过个人同意而擅自将人人信息来泄露营利的做法是道德的败坏,也是构成侵权的违法行为!

  银行“内鬼”倒卖个人信息这难道只是简单的道德约束问题?岂不知在国务院颁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中有明文规定:非法获取信息、采集禁止采集的个人信息、未经同意采集个人信息、违法提供或者出售信息、因过失泄露信息、逾期不删除个人不良信息、未按规定对异议信息进行核查和处理的,征信机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将面临最高50万元的罚款,直接责任人将面临最高10万元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需求,就会滋生利益链。银行“内鬼”将用户的信息根据“质量”卖的不亦乐乎,却选择性的忘了被泄信息用户的安全问题。这种行为简直和、同偷盗无异!尽管客户怀疑银行等征信机构存在恶意泄露个人信息的事实,但如何举证是一大难点。中国法律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单个客户相比银行这一庞大金融机构明显处于弱势,要想举证金融机构确实存在泄露信息的行为并不容易。

  如何惩治这些银行“内鬼”?关键在于法治和德治并举,法治为主德治为辅。进一步强化银行关于用户的信息管理,科学探索维权、举证的渠道和可操作性。用户个人也要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强化维权意识。

  在一个法治的社会,公民个人信息被倒卖现象严重是个挑战也是拷问!推进维权的法治之路是艰难的,但是我们坚信其在路上而不是原地踏步。

  作者:陈坚

上一篇:基层腐败又出新招 奇葩“骗取”不容小觑 对死亡讨薪农妇的赔偿 岂能讨价还价?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