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网评 > 正文

领导头衔越多越有作为?不见得2014-10-29 19:49:09 | 来源: | 查看: | 评论:0

  某省一县委副书记曾任40个领导小组组长,这个可能吗?(10月29日 《中国青年报》)

  中共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全国一次性减少13万个领导机构,名曰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委员会、指挥部、办公室等,看名称便知涉及职能和行业广泛,如铲除豚草、西瓜办、馒头办、生猪办、推广足疗保健工作领导小组、禁止午间饮酒办公室、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神农溪旅游景区国家5A级新旅游项目开发区景区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景区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等。

  以上的头衔,相信很多的小伙伴是听都没有听说过的,但是就在一项活动的结束之后,它们也就是销声匿迹了。这样的情况其实在我国的公务体制内是常有发生的事情,甚至是有的媒体揭露,某些领导在自己的仕途生涯当中,曾经是兼任过40个领导小组的组长。这个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如果当真是能够延伸出上述的那些怪异的小组的话,那么势必是需要不少的领导来兼职的。这个就是我国官场内的一个畸形现状,也是被不少的群众真相吐槽的地方。

  到底是不是越多的办公室负责具体的细节工作,就是真的是为群众们好呢?这一点笔者认为是不置可否的事情。这个办公室越多了,那么办公经费以及办公人员就越多,这样的情形是不是就在公务体制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呢?本来可以一个办公室就完成的事情,但是非要拆分开让几个办公室来协作完成,到头来加大了沟通的难度,让工作推动不起走,那就是磨刀不用砍柴工的事情了。可就是这样的拆分工作的情况,就给了很多领导被安置虚名的机会,所以也才会有某些领导在自己的仕途道路上,居然多了那么多的头衔。

  如果说沽名钓誉的话,用这样的领导小组的头衔那是恰到其分的事情,官员到底是不是好官、清官,不是靠这些头衔给他们撑起来的,只有真正的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才是硬道理的。群众们的眼睛也是雪亮的,不可能因为你这个官员的简历给做的那么漂亮,让群众们看到的是如此的“闪亮”,就认定你是一位清正廉明的好官。所以官员的认定,还是要靠行动,而不是头衔的。(唐糖糖)

上一篇:“刚性制度”是治疗“会议依赖症”的一剂良药 “顺路、捎带”岂能成为公车私用借口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