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年开学季,随着高考招生改革的持续推进,“寒门学子”难上重点高校的情况是否有所改变?往年通过贫困地区专项计划等政策考上名牌大学的农村学子,学习和生活状态如何?重点高校“扩招”农村生源,在实践中又遇到哪些新挑战?(9月15日新华网)
“中国网事”记者近期采访调研发现,在高考改革大幕开启的背景下,各地重点高校通过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农村学生专项自主招生等政策向“寒门学子”倾斜,成效明显且获得各界好评。但一些地方出现的政策执行“走样”的苗头也值得警惕。
前不久,海南一贫困县高中老师告诉记者,不少重点高校的贫困专项和定向招生中,并未限定农村户籍要求,导致越来越多县城领导不再送子女到省城读书,而是送往贫困县高中就读。笔者认为,实施“贫困专项计划”是党和政府对农村艰苦贫困地区学子的关心和关怀,决不能让这样的好政策被一些动机不纯的官员亵渎,各级党委要高度警惕穿着“寒门学子”马甲的“官二代”。
我们有很多的好政策,就是因为一些利欲熏心的人不惜铤而走险搞坏了,比如本来是鼓励各种体育、艺术特长人才的,向他们适当倾斜的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政策,却被一些心怀不轨、弄虚作假的人搞得乌烟瘴气,让老百姓是怨声载道,最终落得一刀切,取消的下场。如果我们现在不加强对“贫困专项计划”的监督管理,不进行深入细致的政策制订,那么这个针对贫困农村地区的惠民政策,要不了几年,就可能变味,被一些摇身一变成为“寒门学子”的“官二代”、“富二代”等所包揽。
这样看来,各级党委必须加强对“贫困专项计划”的全程监督,并且要对一些利用国家的好政策徇私舞弊,打擦边球的干部职工进行严惩,防止基层官员子女与农村孩子争夺政策照顾机会,使政策执行走样,伤害群众的感情,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影响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这无疑是需要高度警惕的事。
因此,希望各级政府和学校,一定要做好监督和信息的采集工作,要高度警惕,严防哪些“官二代”、“富二代”等变身“寒门学子”。
作者: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