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网评 > 正文

为官要“为先”,莫把“中游”当“中庸”2014-12-03 15:01:42 | 来源: | 查看: | 评论:0

  平淡居“中游”,既不劳神费力,招惹是非,又不落后挨打,受人嘲笑。这其实上是一种不负责任、不主动作为的典型表现。(据12月2日人民网)

  岁末年初,谋划来年工作怎样谋出“水平”,一些领导干部又开始“伤脑筋”了。既不能当先进典型,又不能离先进太远,更不能排末位当反面典型,最好是稳居“中游”。这样纠结的“肚皮官司”,乐此不疲的官员不在少数,还美其名曰中庸之道。对此现象,笔者认为,为官若把“中游”当“中庸”,实不可取。

  “取法其上,得其中也,取法其中,得其下也”。“中游”干部谋划工作都以“中”为目标,开展工作还何谈高期望高要求。长期混迹在“中游”,就难免滋生出“庸、懒、散、浮、拖、软”的毛病。庸庸碌碌,日复一日,看摊守业,年复一年;懒政怠政,干好干坏一个样;平时散漫不下功夫,急时慌乱草草应付;下个基层浮在面上,走个形式,走个样子;做工作不求提前,完成任务不图超额,只求不超时;处理大小矛盾只讲“和为贵”,怕得罪人,怕出风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些都是“中庸的太平官”的画像。

  中庸之道是儒家推崇的为人处世之道,涵义丰富,为人可以中庸,为官也并非不可以中庸,但为官者如果仅仅把中庸理解为不争先、又恐后的稳居“中游”就太狭隘了。笔者认为,“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用在为官上,应该是鼓吹政绩不能“过”,为民宗旨不能“不及”;劳民伤财不能“过”,正直清廉不能“不及”;贪图享乐不能“过”,干事创业不能“不及”。

  为官者,“为”字当先,不仅要为,更要为先。摒弃误己误人误国的“中游”思想,在工作中勇闯“上游”,争当先进,才是领导干部应有的担当。(李瑞秋)

上一篇:网络廉政是新主流 “卖萌”温馨提示 提高服务群众意识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