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网评 > 正文

公车改革只进不退2014-11-30 10:54:43 | 来源: | 查看: | 评论:0

  年终将至,各地车改进度如何?近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江西、安徽、内蒙古等地调研发现,目前在这些省份,一些城市作为试点,通过大力推进公车改革已经取得了多方面成效。但与此同时,公车改革进度差距明显、“改革者成为众矢之的”、车补方案不贴近实际等问题也集中暴露,成为新车改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点。(人民网11月29日)

  2014年7月16日,我国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规定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司局级每月补贴1300元、处级800元、科级及以下500元,中央国家机关今年完成改革。

  自古至今,“官轿”文化已演变成一种“集体无意识”,就连不少平头百姓也认为公车可以有。人们所反对的只是“公车私用”,只要不超标、不私用,公车是不会被授人以口实的。一些地方改公车为车补后,当地官员并非买不起私车,问题是没了公车,觉得自己“官派头”就没了。

  据有关资料披露,近年来各地购车费用急增,甚至超过GDP的增长速度。目前我国每年花在公车上(包括购车、养车、养司机)的费用约为4000亿元,而且呈不断增长态势,成为财政负担上的无底洞。二是公车使用效率低下,隐性浪费严重。

  官员爬到一定的位置后,不配公车的打着灯笼火把都难找到。弱势群体没饭吃、没衣穿,干部职工的工资没着落、没发放,都可以不考虑,但是官员的用车配备贻误不得,而且要强行一步挂到高档位,买辆多年都不落后的。

  公车改革既节约了财政开支,又治理了不廉洁行为,却为何难以推进?其根本原因恐在:车改是政府自己对自己的改革,是“从下至上”的行为,更多属于地方自发行为,缺乏足够强大的动力,故难以推进;公车改革之难,首先难在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会遭受更多的阻力。这样就造成:公车越改越多,公车开支步步飙升。

  “公车浪费惊尘蔽日,群众利益落在车后、碾在车下”,民意声犹在耳,改革岂能“知难而退”?

  作者:章张龙

上一篇:“抢票神器”真能带来福音吗? 纪律是职责的推进器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