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拿的这些真龙柚苗,正好可以栽种你房前屋后的五亩地,给你送的这些化肥是为你栽种这五亩地而准备的。栽种的时候,你得先解除柚苗上的薄膜……”合江县白米镇党委书记冯必强在桥上村四社,给村民胡新琼摆谈着。(四川新闻网11月15日)
据悉,白米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于10月底全面结束,此次活动显著的成效是干部作风明显好转,群众对干部的评价越来越高。为巩固活动成效,镇党委号召党员干部,活动虽已结束,但践行群众路线永远在路上。要求每名领导干部在走基层活动中联系的10户困难群众,继续开展联系帮扶活动,并定期送化肥、种子,送技术、信息,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
当前,正在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我们很多党员干部在走基层活动中按照要求,紧密结合群众需要,为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如合江县白米镇,根据自身工作特点,为群众送上种植技术。但也有少部分干部,把走基层活动简单话、片面化,一桶油、一袋米、一个信封装着钱,一送了之。
笔者认为,走基层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为困难群众送米送油送点钱,这是远远不够的。给困难群众送去一些钱物,能解决一些问题,但远非治本之策;暂时解决群众的温饱,能感受一时温暖,却不是长效之举。开走基层活动的目的,不仅是要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燃眉之急,更要帮助困难群众尽快走出困境,脱贫致富。
笔者认为,为困难群众创造早日解困的条件和环境,增强他们走出困境的信心和能力,才是最根本的、最好的“走基层”。我们党员干部在走基层活动中,应坚持求真务实,以增强“造血”功能为主,找出标本兼治的办法,特别要在劳动就业、社会福利、安居工程等方面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及时给困难群众送上科普知识教育、文化卫生服务、法律援助等。从单一的送温暖扩展至送技术、送知识、送出路,努力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使广大困难群众早日走上自我发展的脱贫之路,早日走出困境,过上好日子。
说到底,党员干部走基层,只有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走基层”活动的内容由单一的送钱送物延伸和拓展为送资金、送保险、送服务、送技能、送岗位,送“致富经”,变“输血”为“造血”,才从根本上帮助困难群众早日摆脱贫困,既做到了雪中送炭,又能使困难群众得到长久“温暖”,真正使“走基层”活动成为了“民心工程”。
作者: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