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网评 > 正文

曾阿良:官员被盗不敢报案,背后藏着啥猫腻?2014-09-11 23:41:15 | 来源: | 查看: | 评论:0

  一个小偷团伙专门行窃官员的住宅和办公室。河南省驻马店市现辖9县3区,王胜利团伙至少盗窃过其中5个县的多名县处级官员。一位纪检官员称,该盗窃团伙摸准了官员的心理,很少有官员去报案。该盗窃团伙被捉获后,却因为警方和被偷窃官员各有“软肋”,令简单的盗窃案衍生出一系列的生态链。(9月11日《新京报》)

  近日,河南正阳上演了一出“小偷反腐”大剧,“官员不敢报案,警察瓜分脏物”的“悬疑剧”,惊醒了贪官的“美梦”,拉响了反腐的“警报”。失窃后及时报案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然而奇怪的是,官员被盗百万却不报案,也不去认领,不免令人遐想,这其中是否另有隐情?盗贼都承认之事,失主却不承认,跟公众玩起了“躲猫猫”。笔者不禁感叹,官员被盗不敢报案,背后藏着啥猫腻?

  原本是件普通的盗窃案件,却因为这诸多不可思议的细节变得扑朔迷离,成为了舆论围观的焦点。现在媒体已经公开曝光,公众对此也疑云重重,议论纷纷。伴随着小偷被绳之以法,很多内情相信已经被知晓。如果真没有大批贵重物品,那也能证明其清白,被盗的却偏偏是几十万或百万元。倘若案件仍然遮遮掩掩,怎能消除公众的疑虑?

  官员被双规,遭遇盗窃不报案、案件审讯过程中修改涉案金额的事实具有偶然性,这种偶然难道不是一种莫名的讽刺?其实,官员被窃为何不敢报案?无非是遭窃财物来路不明,如果是合法所得,经得起推敲,智商情商都不低的政府官员,怎么可能忍气吞声吃暗亏?官员财产不够透明,折射了监督管理的缺失。

  笔者认为,小偷反腐是极不正常的现象,官员被盗不敢报反映的是不良的政治生态,如何破解这不正常的现象,应当多考虑从监管着手,用制度来约束,让官员清清白白为官。因此,对于这些官员的不报案背后隐藏的事实不能等闲视之,一查到底。他们的贪污犯罪事实一旦查清,不但不能从轻处罚,而且还应从重从严处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管住官员贪腐的手,让官员们不想腐、不敢腐,最终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作者:曾阿良)

上一篇:曾阿良:官员被盗不敢报案,背后藏着啥猫腻?  反腐小偷,怎能偷出一个清正廉洁的净土?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