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一天,彭山县长梁磊去彭溪镇调研,车到目的地,镇党委书记赵飞宇迎上来,准备帮梁磊开车门。未等赵飞宇手摸到车门,梁磊已经自己开门下车了。这个变化,缘于今年2月底。2月25日,彭山下发“红头文件”,针对部分党员干部身上“官气”问题,施行“去官气”十不准。其中有一条,即“不准在出行中让他人提包包、端茶杯、开关车门”。昨日,彭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罗焱回应说,新规施行一月有余,已发现一起违纪案例,相关人员正在接受调查,择日将公布。(新华网4月11日讯)
所谓官气,指某些党员干部在内心中存在的“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而这优越感往往会在这些党员干部的言行中体现出来,这些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脱离群众,感情上远离群众,行动上背离群众,影响了干群关系,并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人民群众最为厌恶的就是这些高高在上的“官气”。毛泽东曾说:“官气是一种低级趣味,摆架子、摆资格、不平等待人、看不起人,这是最低级的趣味。”
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面开展中,活动要求坚决反对“四风”,其中就包括这种盛气凌人“官气”的官僚主义之风。因此,我们的党员干部就要彻底去除身上的“官气”,放下“官架子”,带着真情下基层,去贴近群众,同群众近距离、零距离接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拉得更近一些,更紧密一些,问计于民,切实帮助群众解决身边的困难和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接地气”下基层,只有这样才是“接地气”的人民公仆,,才能切实搞好教育实践活动,得到群众的信任。
下基层要“接地气”,就必须“去官气”,用真情去联系群众。群众盼望干部们多下乡进村,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近距离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及时掌握基层现状,破解发展难题,才能有利于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及时化解矛盾,让基层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干部下基层关键是要将工作扎扎实实做到位,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去掉“官气”,以普通老百姓的姿态出现,眼睛向下,真情待人,和群众心贴心,才能接“地气”,干部和群众才能加深理解、加强沟通、增加信任、建立感情,才能把准群众脉搏,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
下基层要“接地气”,就必须“去官气”,用真情去服务群众。就党员干部要用真情对待群众,用真心服务群众,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得百姓的“幸福指数”。要坚持民生优先导向,主动回应群众关切,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劳动就业、求学就医、社会保障、住房安居、交通出行、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等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公正地惠及每一个群体,使惠民利民政策更多更好地落实到每一名群众。(顾一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