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网评 > 正文

解决国民 谈“食安”色变之策2015-10-14 11:43:58 | 来源:莲子 | 查看: | 评论:0

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广大群众的心声,是安全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已从民生话题,上升为举国关注的社会问题。地沟油事件、三鹿“三聚氰胺”事件 、 双汇“廋肉精”事件、福喜“过期肉”事件等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将“舌尖上的安全”推至舆论漩涡的深渊。食品市场因此受到震荡,消费者人人自危,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部分国民对 “洋产品”的严重依赖,视其为新宠,冷落国内食品,尤其是对“洋奶粉”的依赖,甚至出现哄抢事件。出现这样的现象,不得不发人深思,国民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究其根源何在?

笔者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原料制作、采购、生产、保存、流通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监管的疏忽,都会给“弄虚作假”留有生存的空间,致使“舌尖上的安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执法问责力度,拓宽监督诉求渠道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是要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全程监管,强化源头治理,堵塞漏洞盲区,消除风险隐患。加快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食品安全所涉及的各个环节标准,划定各监管部门的职能职责,避免出现“人人都管事、事事无人管”的监管盲区。同时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立食品质量追溯体系。

二是要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强化问责力度。食品安全的主战场在基层,而基层普遍存在监管资源、监管能力、监管手段不足的矛盾。要确保食品安全不出问题,关键是要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要加大对基层执法队伍的财政投入力度,建设一支专职、懂法、有责任心、监管能力强的高效队伍。

三是要提高宣传力度,号召全民参与监管。食品安全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从田间到餐桌,从企业到行业协会,从媒体监督到消费者举报,每个人其实都是食品安全的“责任人”。因此,要以贯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为契机,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广泛宣传新《食品安全法》。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知识竞答、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了群众、大众媒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拓宽消费者的诉求渠道,对经查实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坚决“零容忍”。

上一篇:规范旅游购物秩序,引导旅游业健康发展 秸秆禁烧“罚”好还是“法”好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