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社会 > 正文

江文:干部“蹭”饭“蹭”出干群鱼水情2014-06-06 15:24:18 | 来源: | 查看: | 评论:0

  周道定是万佛湖镇的组织委员,当天他到村里调解一桩纠纷,等调解结束,将近十二点了,便急匆匆往镇上赶,不想被正在吃饭的张老汉叫住了。于是,三个人围着一张桌子,边吃边聊了起来。张老汉的老伴刘有玲提起了她去年做手术时,周委员忙上忙下协调的事,至今还感动不已。 “当时我突发阑尾炎,半夜三更的,找谁去呀?老伴忽然想起了‘民情联系卡’上好像有周委员的电话号码,就连忙拔打了过去。没想到,周委员马上安排了一辆车把我连夜送到县医院。医生说,如再迟来半个小时,甚至都有生命危险。 ”(6月6日《安徽日报》)

  “现在一些干部就懒得下村,觉得通讯工具发达了,有事打打电话就行了。长此以往,和村民的感情也越来越淡漠。”万佛湖镇镇长周世松说,针对这种状况,该镇鼓励镇干部每月至少一次到农户家“蹭”饭。“农户家做什么,我们就吃什么。通过‘蹭’饭,增进与村民的感情,了解所联系村的村情。”笔者认为,基层一线的干部,利用下乡走访农户的机会,有意识地到农户家“蹭”饭,“蹭”出干群党群鱼水情深,值得肯定。

  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同志都可能比较清楚,农村群众是非常质朴的,他们思想很单纯,他们特别好客,比如乡镇的党员干部到群众家去“蹭”饭,群众反而会觉得很有面子,因为在农村群众看来,镇上的党员干部到他家吃饭,大家坐在一条板凳上,吃着同一锅的饭,这就是看得起群众,对群众的尊重,这样心与心的距离自然就拉近了,这时和群众一边吃着饭,一边拉拉家常,唠嗑唠嗑,干群自然是亲如一家,干群党群鱼水情也就慢慢地形成了,这对党员干部走好群众路线,服务群众自然是有益无害的。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党员干部在去群众家“蹭”饭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群众很尊重党员干部,他们乐意请干部吃饭,心甘情愿地请,不愿意收钱,但我们的党委一定不能让群众吃亏,万佛湖镇年底统一一个时间以送生活用品,如食用油和猪肉,以此种形式把饭钱巧妙地付了,是很聪明的做法,既增进干群的感情,又避免干部说给伙食费伤害群众的质朴感情。

  由于群众很可能把党员干部当客人对待,可能出现大操大办的形象,这就违背了干部下乡“蹭”饭的本意,因此干部“蹭”饭的时间点的掌握也是很有必要掌握的学问,不能给群众大操大办的时间,这样劳民伤财,就得不偿失了。

  作者:江文

上一篇:干部夜总会“酒后调戏妇女”的“色胆”从何而来? 河南:淇县农信社频发冒名贷款 监管形同虚设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