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苏励)12月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本顺在石家庄市调研时强调,省会要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行政区划调整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城市新区建设步伐,坚持产业、生态、文化融合发展,努力建成经济实力强、生态环境美、文化底蕴厚的大省省会城市。
周本顺先后考察了石家庄的栾城区、藁城区和正定新区。他利用路上时间,听取各区主要负责同志关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就沿途所见所想,与随行同志探讨交流。在栾城区,周本顺深入田间,实地考察了万亩樱桃园,详细了解农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土地流转、经营现状等情况。周本顺指出,省会主城区周边的农业园区不仅仅要建成观光、休闲、采摘的近郊型生态果品基地,还要顺应自然,打造环境,融入特色文化元素,打造现代农业文化园区,着力延伸出新的业态。离开栾城时,天色已晚,周本顺又接连考察了藁城区世纪大道工程和正定新区河北奥体中心项目、新城大道工程。在每一个考察点,周本顺都与基层负责同志亲切交谈,仔细询问规划建设情况。他反复叮嘱道,省会一定要下决心把大新区做起来,使城市变得疏朗起来。连接主城和星城的景观大道建起来后,要下功夫把绿化抓上去,尽快出品位、出形象。环境打造好了,项目才会跟着来。
调研期间,周本顺强调,近年来,省会石家庄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与大省省会的地位仍然不很相称。主要问题是主城区过于拥挤,经济实力不强,生态环境亟须改善。要抓住行政区划调整的契机,加快连接主城区与各组团新区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新格局。今后一段时间,要重点加快东部藁城、栾城和正定新区的大新区建设。新区建设一定要城乡统筹、科学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画出最美的图画。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必须坚持产业、生态、文化融合发展。
——要加快产业聚集。产业始终是城市发展的根本。石家庄要通过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加快形成产业的聚集效应,增强城市的产业支撑能力。要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更好更多地承接首都功能疏解,把新兴产业搞上去。新区主要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石家庄区位条件优越,发展基础不错,一定要发挥优势,大搞招商引资,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形成在全国有影响的产业聚集区。今后几年,产业项目的投资增长率,必须保持在20%以上,甚至更高。
——要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宜居宜业的基本要素。搞好生态是城市发展永恒的主题。石家庄要对全市生态环境建设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做好山水林田湖的文章。新区建设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大抓绿化。在主城区与组团新区之间大面积建设生态隔离带和绿道绿廊。生态建设必须尊重自然、科学设计、注重细节,着力提升空间视觉效果和城市品位内涵,确保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组团新区要发动老百姓把村庄绿化好,打造好环村林带,使一个一个村庄,成为一团一团绿洲,让绿色环抱城市,让城市融入自然。生态隔离带、城郊农村同时也成为城郊森林公园、果园,成为休闲旅游的乐园。省会要大力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推动新能源替代,加快城市气化步伐,形成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优势。
——要注重文化融入。文化是城市之魂。石家庄不缺少历史文化,滹沱河南北两岸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灿烂辉煌,只是缺少更好地挖掘和传承。要转变城市发展理念,让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轴心,让文化精髓贯穿于城市进程,让城市始终闪耀着璀璨的文化光辉。在滹沱河两岸,要着力改造好正定古城,加快建设一批体现城市文化功能的特色建筑。新区的每一个建筑都要精心构思、精心设计,彰显本地独特的文化魅力。在一个区域内,建筑的格调、色彩、外观,要形成整体特色。城乡一体不是城乡一样,城市有城市的魅力,农村有农村的韵味,不能搞得城不像城、乡不像乡。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我们一定要保住这个根。主城区与组团新区生态隔离带中的农村,更要有浓浓的乡村味,留住体现乡土风情的文化符号,不能都搞成“城中村”。在城郊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要探索尝试打造能够传承农耕文明的各具特色的“庄园文化”。对村庄、农业园区进行高起点规划,着力建设成一个个、一片片能够充分体现自然禀赋、文化特色、民风民俗的特色庄园,构筑起省会主城区周边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实现城市与乡村的统筹发展、有机融合。
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孙瑞彬,省委常委、秘书长景春华,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研。